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频道:生活百科 日期: 浏览:15

在很多人的餐桌上,调味品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。无论是炒菜、煮面,还是凉拌菜,都会有人随手舀上一勺豆瓣酱,觉得这样味道更浓郁,甚至觉得没它就不香。

殊不知,很多医生提醒过,豆瓣酱其实是“隐形盐王”,比酱油还要厉害得多。

普通人可能以为酱油已经很咸了,但豆瓣酱的含盐量往往是酱油的好几倍,有些甚至达到10倍。

也就是说,平时看似小小一勺,就可能已经把一天的限盐量超标了。尤其是那些血压本来就偏高的人,天天吃这种调味品,血压想稳住其实挺难。

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从健康角度来说,盐并不是完全的坏东西。钠离子对人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作用,也参与神经和肌肉的兴奋传导。但是一旦摄入过量,问题就来了。

过多的盐会让血容量增加,血管压力上升,长期下去容易损伤血管内皮,还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。

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当控制在5克以内,大概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。

可是看看现实情况,很多人的盐摄入量早已远远超过这个标准。

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,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的盐摄入量在9克以上,几乎是推荐量的两倍。

尤其是在北方一些地区,咸菜、酱料是家家户户必备,长期这么吃,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不是偶然。

豆瓣酱之所以能把盐含量推到那么高,是和它的制作工艺有关系。发酵需要大量的盐来防止微生物污染,保存时间长的同时也增加了风味。

但问题是,大家往往没意识到这个隐患。炒个鱼香肉丝、麻婆豆腐,习惯性放豆瓣酱,再加上酱油、盐、鸡精,这几样调料叠加起来,钠含量早就爆表。

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一个小小的午餐,一盘菜就能把一天的盐量吃完。这种情况下,血压怎么可能稳得住呢?很多时候,人们抱怨药物降压效果不好,其实不是药的问题,而是饮食上没管住嘴。

在笔者看来,豆瓣酱最大的问题是它让人忽略了“无形中超标”。有的人觉得自己平时并没有吃很多盐,炒菜的时候只撒一点点,但没算上这些调味品里的盐。

国家食药监部门曾经对市场上常见的调味酱做过检测,结果发现100克豆瓣酱里,钠含量普遍在5000毫克以上,而一勺差不多就10克左右,意味着轻轻一勺就有500毫克钠。

换句话说,几勺下去,基本等于直接把一小撮盐倒进嘴里。而血压高的人本来就需要严格控制钠摄入,如果每天都这么吃,降压药的作用相当于打了折扣。

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再者,高盐饮食不只是血压升高那么简单。研究显示,长期摄入过多盐分,会让肾脏负担加重,增加蛋白尿风险,甚至会导致肾功能下降。

肾脏本来就是调节水盐平衡的器官,一旦长期超负荷工作,损伤不可逆。除此之外,高盐饮食还和胃癌、骨质疏松有关。

很多人没想到,口味重不仅仅是血压问题,更可能和肿瘤、骨头脆弱挂钩。所以豆瓣酱虽然美味,但真不适合天天、大量去吃。

有意思的是,不少人其实已经知道酱油要少放,可是对豆瓣酱并没有那么大的防备心理。

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可能是因为它看起来不像液体那样容易被倒多,一勺一勺加,似乎不觉得多。殊不知,这种“隐形”的盐摄入反而更可怕。

尤其是家里老人,喜欢用豆瓣酱拌饭、拌面,甚至就着吃,简直就是把钠当成主菜了。

年轻人觉得没事,顶多口渴多喝水,但长期来看,血管硬化、血压升高就是慢慢累积出来的。

控制盐并不是说完全不吃,而是要学会算清楚,豆瓣酱这样的调味品,最好能偶尔用,而不是天天吃。

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当然,豆瓣酱也不是一无是处。它毕竟有独特的风味,很多经典川菜、湘菜少了它就失去灵魂。换句话说,问题不在于它本身,而在于吃的频率和量。

适量使用可以增加菜品风味,减少额外加盐的需求。但关键在于“适量”这两个字。大多数人做不到,尤其是口重的人,动不动就一大勺下去。

其实可以尝试一些替代方法,比如用香料、醋、柠檬汁来增加菜肴的味道,既能减少盐分,又能让菜更有层次。另一方面,也可以逐步降低味觉对咸味的依赖。

研究发现,如果连续两三周减少盐的摄入,味蕾会重新适应,慢慢觉得清淡的食物也挺好吃。只是很多人没耐心,坚持不了。

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有些医生也会强调,控制盐不仅仅是对高血压患者重要,对所有人都重要。因为高血压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,而是长期饮食习惯累积出来的。

等到真正查出高血压,往往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不知不觉的伤害。特别是年轻人,总觉得自己身体好,不怕这点盐,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。

数据显示,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接近30%,也就是说每三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血压高。更可怕的是,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。隐形盐摄入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。

此外,不得不提醒的是,市场上很多包装好的豆瓣酱还会额外添加味精、糖分,甚至防腐剂,这些东西对健康来说也不完全友好。

尤其是糖尿病患者,如果经常用这种调味品,血糖也可能被悄悄影响。

豆瓣酱并不是完全不能吃,但最好做到心里有数,知道它盐多,少用为妙。

日常饮食里已经有足够多的隐形盐存在,比如加工肉制品、方便面、罐头食品,这些都比看上去要咸得多。把这些都算上,再加豆瓣酱,盐的超标几乎是必然的。

饮食上的控制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。很多人觉得清淡饮食没味道,不习惯。可想一想,身体能不能稳住血压,能不能避免心脑血管疾病,关键就看这些日常选择。

豆瓣酱的味道虽然好,但和健康比起来,还是得有取舍。毕竟病是自己得,药也是自己吃。控制住嘴,其实就是在为未来少吃药打基础。

换句话说,偶尔吃没问题,天天吃肯定不行。如果真的特别喜欢,也可以考虑用低盐版本的,或者在烹饪中用更少的量去尝试。

慢慢改变习惯,才是真正长久的办法。豆瓣酱是美味,但也要知道它的“隐形盐”身份,别让一口鲜变成健康的负担。

参考资料

[1]张起亮.厨房4大调料的使用窍门[J].江苏调味副食品,2008,(04):31.

“隐形盐王”被揪出,是酱油10倍,医生:天天吃血压难稳

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故事情节纯属虚构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。


0 留言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验证码